进入到7月,上海跌幅达50%小区开始逐步扩大
进入到7月,上海跌幅达50%小区开始逐步扩大,房价,货币,上海市,通货膨胀
2023-07-28今年上海楼市下跌之惨烈,可以说是前所未有。一部分小区从2021年高点已下跌了50%以上。这些跌幅巨大的小区,主要是学区。
对口杨浦公办头牌二师附小的密云小区,目前成交价已从2021年的14万,下跌至6万多。下跌幅度50%+。
对口闵行一梯队但被学区调整的高兴花园,从2021年初的11万,下跌至今年的4万多。下跌幅度60%+。
(资料图片)
对口浦东福外学区的梅园三街坊,从最高点的单价20万,下跌至今年的10万,下跌幅度50%。
今年学区为啥领跌全市呢?一方面是2018年提出的学区改革,但更重要的,显然是新生儿断崖式下跌。
如上图,2017年新生儿达到近20年周期顶峰,随后新生儿便一路下跌不再回头。
2017年出生的新生儿,入学是2023~2024年,买学区房的家长,一般提前三年左右买入,那么也就是2020~2021买入。
所以,目前上海的顶级学区房,几乎都是在2020~2021创下历史高点。据说北京也是一样,2020~2021学区疯涨。
当时很多自媒体把学区房吹成永远的神,但最终结果,不过是应了那句老话,万物届周期。
周期过后,便是一地鸡毛。
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咱们无力改变,重要的是,在房地产市场上,未来还会有哪些坑,我们需要避开。
这周的中央政治局会议,“房住不炒”的提法已被删除。政策会调整放松。有粉丝留言希望我写一篇关于这次会议的解读。
所以这一篇我们聊下这次房产政策调整后,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。
一)操盘手的狙击
在房住不炒的提法被删除后,最有可能发力的救市政策会是什么?其实作为三大中央党报之一的经济日报,在上个月已经透露过。我在上个月也曾发过文。
他们明确强调了改善需求。这个并非是空穴来风,而是有详实数据作为依据的。
之所以要强调改善,是因为目前正处于改善的人口最强周期峰值。
我们来看下人口数据。我们选取的是50年以内的出生人口,因为我们假定50岁以上的人,工作临近退休,不会再贷款几十年去买房。
可以看到,这50年,出生峰值是85~90年生人。所以,当这批人杀到哪个年龄段,哪个年龄段就会迎来需求的井喷。
当这一批人在25~30岁的刚需买房阶段,刚好对应着2015年,也就是上一轮涨价去库存的大行情。所以2015年操盘手的政策是非常精准到位的。
而当前,2023年,这一批人群,已经杀到33~38岁的年龄段,这个年龄段,正好处于改善周期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央党报会特别强调说要深挖改善潜力。所以,如果要救市,我认为后期的政策,会围绕改善来展开。
大家从身边的例子应该也能看到,周围打算置换改善的人不少。而且房价走势也在出现分化,具体表现就是,定位改善的次新,大户型的房子,要比定位刚需的老破小或小户型的房子,价格要坚挺得多。
所以,如果后期的救市政策精准的围绕改善展开,比如一线城市的认房不认贷,二套房降息降首付,我认为大概率是可以救市成功的。价格也能止跌反涨。因为,33~38岁年龄段,正处于近50年来最大的人口比重。
但我们需要注意的点在于,这是最后一波的改善周期,在这波改善之后,后续再无周期,人口一路向下,需求也一路向下。
换句话说,无论这次的救市效果如何,作为投资,都尽可能不要再加杠杆做长期投资。
当然,如果你是自住,请随意。毕竟人这一辈子,并不是只为了资产增值而存在。
那么多套房业主,要不要趁着这波周期,把多余的房子全卖掉呢?
这个还会涉及到一个货币的维度,我们接着往下看。
二)货币的拐点
前面我们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未来需求上可能的萎缩。但这只是房价的一个衡量维度,房价的另一个衡量维度,是货币。
过去二十年的房地产大牛市,也可以说是货币现象,这也是炒房客所信仰的房价永远涨的底层逻辑。
过去货币确实膨胀了很多倍,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,过去的货币,为什么膨胀,以及未来的货币,是否还会继续这样膨胀。
我们先来解释,过去二十年的货币膨胀从何而来。以及,操盘手到底是主动超发货币,还是被迫的被动超发货币。
我们知道,两国的人均GDP的差距,衡量的是两国生产效率的差距。而汇率,则是这种差距的价格反映。
举个例子,假设A国和B国,生产汽车的效率相差5倍,A国1人年的劳动量只能生产一辆车,而B国1人年的劳动量可以生产五辆车。
那么,我们就说,B国的人均GDP是A国的5倍。而外汇汇率,需要维持的是贸易平衡,在这种情况下,汇率对比,必须使得B国的汽车工人收入是A国的5倍,才能达成贸易平衡。
当然,在真实的贸易中,实际上各国是有各国各自领域的比较优势的,然后依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。我们这里说的汇率对比,指的是两国各行各业的平均效率对比。
然后,由于A国相对落后,经济增长就会更快。当A国的生产效率,提升到1人年生产两辆汽车时,和B国的效率对比就从1:5提升到了2:5。这时,为了维持贸易平衡,A国的汇率相对B国理应要升值一倍的。
但汇率升值会引起国际热钱涌入套利,所以我们操盘手的办法是,通过超发货币匹配GDP增长,使得A国工人工资提升一倍,来达成贸易平衡。
那是不是可以汇率既不升值,货币也不超发呢?也就是,我就要维持贸易不平衡,可不可以?
答案是不可以,客观规律无法违背。
我这里说的不可以,并不是指的老美会跳出来说我们汇率操纵,而是说,客观规律不可违。
我来详细解释下,假设我们汇率不变,货币也不超发,那么汽车工人工资也不变,这样就会造成A国贸易上的巨大优势,形成对B国的巨额顺差,这种优势并不是说A国效率很高或是科技很强,而是汇率不平衡带来的。
A国通过这种顺差,赚来的B国货币进入A国央行,就成为A国的外汇储备,同时,A国必须向市场投放等量的人民币,这样就形成了被动的货币超发。而被动的货币超发同样会使得A国工资上涨,最终达成贸易平衡。
我们假设A国货币总量为10万亿人民币,并获得了1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,当1千亿美元进入A国,市场会多出7000亿人民币。
那是不是说,A国的货币就增加了7%呢?
不是!
A国的货币增加,是一个浮动的范围,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20%,其浮动范围就是7%~35%。究其原因,在于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增加,是基础货币(又称高能货币)。这个基础货币投放出去后,会通过货币乘数继续进行放大。这个放大,就是信贷的作用。限于篇幅关系,这一点在这里不展开说。
那么,结论是什么?
结论就是,只要A国的GDP高速增长,在维持汇率不变的情况下,无论A国的操盘手是否主动超发货币,A国的货币都会越来越膨胀,并且其膨胀速度,要超过GDP增速。
无论是操盘手主动发行,还是贸易不平衡带来的被动膨胀,都指向货币膨胀这个确定性的结果。
在投资领域,最重要的是什么?不是收益率,而是确定性。
一旦我寻找到了一个确定性,我就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套利空间。我才敢上杠杆压上巨大的仓位!
既然货币膨胀是确定的,那么货币相对于劳动,其贬值就是确定的。所以,我只要找到一个能和劳动,或者说通货膨胀绑定的锚,并借助此锚去做空货币,我就能收获惊人的利润。
在金融投资领域,所谓的做空某项资产,就是借入此资产并进行卖出的动作。那么我们要做空货币的过程,就是借进货币(新增负债)并卖出货币(卖出货币换取锚资产)的行为。
那么什么是最好的,且能绑定劳动或通货膨胀的锚资产呢?
那当然是房子!
只要货币贬值,房产的货币价格就会膨胀,于是可以抵押出更多的货币购买新的房产,新的房产价格膨胀就可以再次做增量市值抵押,于是可以靠着这个循环扩张出巨额财富。
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行为,日本泡沫经济之前由一个叫渡边的停车场小老板首创,并循环扩张出7000亿日元的巨额财富。
而在我们遭遇到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和货币确定性膨胀时,只要照抄渡边的作业,就可以轻松获得财富自由。
最快的赚钱方式是什么,玩金融!
劳动赚钱是加法,资产和债务扩张是乘法。
赚钱一定没有借钱快!
人均GDP每增长1倍,按70%的负债率去做资产的自我造血和债务扩张,可以达成极限11倍的利润。这种赚钱速度,是要远远超过上班赚工资的速度的。这个套利方法,我在2021年财务自由系列篇系列已有详细叙述。在此不再展开。
而且,叠加人口红利的周期,房子在这个周期里甚至会相对劳动升值,也就是大家过去常说的,工资赶不上房价。
于是,房子相对劳动升值,劳动相对货币升值,通过抵押房子去做空货币,自然是赚钱赚到手软。
虽然如此,但你要清楚,这不过是周期的作用。在人口峰值消逝,并且劳动人口减少的未来,需求陷入萎缩,就必然会出现房价赶不上劳动(工资)的情况。
房价赶不上劳动,货币也赶不上劳动(货币的常态,就是相对劳动持续贬值),那么房价相对货币的孰升孰跌,就成了不确定的结果。
当失去了确定性,而又依据债务杠杆必须要和确定性成对出现的原则,接下来我们要做的,就是降杠杆和清负债。否则就变成了赌博。
而货币增速,在没有突发(战争,疫情等)状况下,其增速会被GDP增速限制。当物价通胀部分恒定,M2增速会和GDP增速同涨同跌。
M2增速 = GDP增速 + 物价通胀部分
既然货币增速在没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,和GDP增速强相关,那今年我们的GDP是什么情况呢?
2023年二季度,公布的GDP增速6.3%,由于去年上海封城,所以要看两年复合增长。两年复合增长是多少?
3.35%!
3.35%,是改革开放以来,没有疫情等事件打扰的历史最低值。
而2020上半年虽然有封城,但从2021一二季度看两年复合增长,均在5%以上。
当GDP下滑至3%,并不是说,房价从原来涨得比较快,变成现在涨得比较慢。因为,房子是资产,而资产价格,是已经包含了未来若干年的增长预期的。当GDP增长不及预期,体现在资产价格上,就是下跌。
也就是说,2020和2021的房价,是包含着未来若干年至少5%~6%的GDP增速预期在里面的。当GDP增速预期被打破,尽管M2和GDP依然有增长,但迎来的房价走势,就是下跌了。
这就是为什么,1991年之后,日本的M2一路上扬,而房价却一路下跌的真实原因。
那么,有没有一种可能,是GDP增速很低,但M2增速又很高的呢?
有!
战争或疫情等极端情况。
以日本为例,1991~2020一直没有遭遇战争疫情这种情况,所以M2增速被GDP增速限制,就一直比较低,而当2020遭遇疫情要救经济,就不得不进行发债推高M2增速。并由此造成日元的汇率下跌和东京房价上涨。
在这种极端情况下,持有货币,反而会变成被收割的对象。
但是,在经济低增速下,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确定性。
就是GDP低增速的情况下,要么M2低增速而汇率稳定,要么M2高增速而汇率下跌。也就是说,虽然日本放水导致东京房价上涨,但因为汇率下跌,从美元计价的角度看,东京房价并未上涨。
M2高增速和汇率稳定同时满足的情况下,只有GDP高增速时可以做到。
这就引出了我们接下来的根本性决策。
三) 我们的决策
好了,接下来要说我们的决策了。
首先这次救市能否救得起来?
由于我们的33~38岁年龄段的人正处于近50年的最大比重,所以只要预期能扭转,救市应该能救起来。价格也会止跌反涨。
那么,对于多套房持有者,应该在这轮救市中继续买入,持有不变,还是卖出呢?
如果你预期未来中国的GDP会维持低增速,并且你有打算配置海外资产,我建议是卖出。因为在GDP低增速下,汇率和M2,只能是二选一的问题。无论操盘手选哪个,都可以通过海外资产对冲。
但如果你不打算配置海外资产,我建议可以卖出部分资产平掉你的负债,剩下的继续持有。在确保自己债务安全的同时,可以抵御突发事件货币放水的风险。